军情解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场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
原标题《抗战时中日炮兵火力差距悬殊》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8年,战场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在这个问题上寻究或许才是对先辈浴血奋战的最好纪念。《讲武堂》特推出《中日军队技术对比》系列文章,第二期——炮兵火力对比,中日两军炮兵火力差距更为悬殊,这令中国军队很难正面抵挡日军攻势。
抗战时期国军最好的火炮——德制sFH18/L32式150毫米榴弹炮
上一期《讲武堂》对比了中日步兵部队的火力差距,中国军队普通部队一个师仅能敌日军一个大队。但在抗战中,中国军队往往集结了更为巨大的数量优势,为何还是难挡日军的正面进攻呢?这其中主要因素是中日两军的炮兵火力差距更为巨大。
中日炮兵的装备差距
先看国军炮兵的装备情况。中国军队在抗战爆发之前,从德国购入了一定数量的105毫米和150毫米榴弹炮,这些火炮是具有30年代中后期世界先进水平的优秀兵器,性能优于同期的日本火炮,很多时候也被人作为中国炮兵技术装备并不弱的证据。但这只是一种虚妄的自大而已,中日炮兵火力差距比步兵部队火力差距更为明显,日军在炮兵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其在1944年前几乎所有的大规模会战都能取得巨大的火力优势。
1935年,国民政府在武昌设立了陆军整理处,其炮兵整理部门将其可管辖范围内原有的火炮和近年进口火炮统一整编为预备炮兵部队,可以用于野战的火炮仅有567门,其中110门过于老旧被裁汰,剩余456门可用;装备战斗部队的包括山炮132门,野炮252门,榴弹炮32门。
以下就是1935年国民政府军中央系部队预备炮兵的全部家当:
1、炮兵第1旅装备瑞典制博福斯式75毫米山炮(L/20)48门;
2、炮兵第2旅装备瑞典制博福斯式75毫米山炮(L/20)48门;
3、炮兵第6旅装备德制克虏伯式75毫米野炮(L/29)72门;
4、炮兵第8旅装备国产辽十四式77毫米野炮(L/30)72门;
5、独立炮兵第4团装备日制三八式75毫米野炮(L/30)36门;
6、独立炮兵第6团装备日制三八式75毫米野炮(L/30)36门;
7、独立炮兵第8团装备国产辽十四式150毫米榴弹炮(L/12)16门;
8、独立炮兵第17团装备国产辽十四式150毫米榴弹炮(L/12)16门;
9、独立山炮第1、第2、第3营每营装备瑞典制博福斯式75毫米山炮(L/20)12门;
10、独立野炮第四、第五、第六营每营装备德制克虏伯式75毫米野战炮(L/29)12门;
在进行对比分析前,我们需对山炮、野炮、榴弹炮的技术分类进行一个简单的认识:
1、 野炮
野炮,即野战炮,具有较高机动性的中口径加农炮,口径一般为65~80毫米,采用便于战场机动的轻便炮架。野战炮的身管较长,膛压较高,炮口初速高,平射精确性较好。但其炮架仰角较小,采用固定发射药,以较低角度射击为主,难以攻击遮蔽物后的敌军和战壕内的敌军,也不适于复杂地形战斗。野战炮的膛压高,口径小,所以弹丸壁相对较厚,炸药装填量小,爆炸威力弱。
野战炮在传统上是采用榴霰弹攻击敌军步兵队列、以及后来出现的散兵线,在一战后因堑壕发展而逐渐式微。美、德、英等工业发达国家在二战已经基本完全淘汰野战炮,但是在苏、日、意等工业不发达国家还是二战的主力炮种。
克虏伯75毫米野炮
2、 榴弹炮
榴弹炮,具有较高火力灵活性的大中口径火炮,用于野战的型号口径一般为105~155毫米。榴弹炮采用具有较高仰角的炮架,可以灵活的调整弹道,身管相对加农炮来说较短,炮口初速低,发射药有多个号数,配合仰角变化可以灵活调整射程。榴弹炮的弹道弯曲,可以在山地有效使用,也便于轰击掩蔽物和战壕内的敌军。榴弹炮的弹丸口径大,弹壁薄,爆炸威力大,如75毫米山地榴弹炮的炸药装填量可以达到75毫米野战炮的3倍。
3、山炮
山炮,即是小口径榴弹炮,主要用于大中型火炮不便机动的山地战场、以及其它作战地域。中国战场的山炮一般为75毫米口径,身管较短,重量较轻,可以在狭窄的道路上由一两匹马匹牵引,更可以拆卸为几个部件后由马匹驮载。
中国军队装备的博斯福75毫米山炮
1935年时的国军预备炮兵,野炮大多为老式的日本三八式野战炮和德国克虏伯野战炮,榴弹炮则是日本三八式150毫米榴弹炮和其东北仿制型号。这些野战炮的倍径基本为30倍口径上下,而榴弹炮更是只有12倍口径,都属于一战前的老式火炮,野战炮射程不足8千米,榴弹炮甚至只有5900米射程,同类武器在日军已经全面淘汰。较为现代化的火炮是少量的博福斯山炮,其作为山炮射程反而超过了当时国内绝大部分野战炮,达到9150米,其采用新式炮弹,装药量大爆炸威力出色,但是总数过少只有132门。
国军的队属炮兵则以仿制老式克虏伯山炮的沪造山炮为主,沪造山炮的德国原型射程不足4000米,国产产品由于弹药质量差以及使用年限过长,因此射程更短,实际使用中射程甚至比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更短。此一项已在上一篇中日步兵火力对比中计入,不应再在炮兵对比中计入。
另外,在当时中国军队中,阎锡山的晋绥军也有大约400门75毫米山炮,但晋造山炮在性能上也属于一战水平,而且火炮、炮弹质量更差,晋绥军作战地域也局限于山西及附近地区,所以也不再进入对比。
1935年后,从德国购入了48门sFH18/L32式150毫米榴弹炮、40门LeFH18式105毫米榴弹炮(其中36门是开战后运入),这一批火炮性能优秀,但是装备规模太少,尤其是弹药国内完全无法自产,只能严格限制使用。
战前购入的这些火炮,随着战争进程推进,不断损失,使得中国炮兵不断失血。因此在抗战中前期获得苏联援助的400余门山野榴炮,成为了抗战中期国内炮兵火力的支柱。
而日本,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日俄战争中就有相当丰富的重炮兵使用经验,攻击旅顺口要塞的战斗中,大规模使用280毫米重型攻城榴弹炮攻克203高地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中也有其重要地位。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炮兵,也分为队属炮兵和预备炮兵,其实力虽然对于欧美战场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中国战场来说,也是一把可怕的战神之锤。以之前所述的1938年徐州会战结束后的态势,日军在关内共有24个步兵师团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不计入联队所属山炮,共有队属山野榴炮101个大队,编制1212门,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预备炮兵。
1938年中国战场中日炮兵中型火炮数量对比。
如前文所述,中国预备炮兵拥有88门德国制造的150、105毫米榴弹炮,弹丸威力大,弹道灵活,是中国最好的炮兵武器。但是日军即使在队属炮兵,就已经有多个师团配发了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其性能足以和LeFH-18式105毫米榴弹炮抗衡,装备数量更是数倍于中国军队的105毫米榴弹炮。
日军预备炮兵,主要是由150毫米榴弹炮和105毫米加农炮组成的野战重炮兵联队、150毫米加农炮、大口径榴弹炮组成的独立重炮兵联队。
1938年10月中国战场有四个野战重炮兵旅团,总兵力超过400门重型火炮,野战重炮兵联队主要武器包括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十四年式105毫米加农炮和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四年式榴弹炮装备重量较轻,可以灵活的配属给部队在各种地形使用,虽然射程较短,但是只要不遭遇中国军队数量稀少的德造150毫米榴弹炮也无太大危险性。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射程11900米也比中国的150毫米德造榴弹炮的13250米较近,但是150毫米德造榴弹炮重量达到7吨级,实际上已经相当于重型加农炮级别,机动性差,同时由于数量少,所以基本只部署在部分要地充当要塞炮使用,在野战中九六式榴弹炮已经足以压制中国军队任何炮兵兵器。
而十四年式和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在射程上也足以和德造榴弹炮对抗,更不要说日军还有数量不低的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可以参战。即使在105、150毫米口径这个较小的级别上,日军也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另外日军还拥有大量的240毫米、280毫米、305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重炮,作为攻城炮正好可以对付主要用作要塞炮使用的德造150毫米榴弹炮。
1938年中国战场中日炮兵重型火炮数量对比
1939年3月日军进犯南昌,仅仅只有2个完整师团参战的情况下,日军投入了4个野战重炮兵联队,下辖72门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16门十四年式105毫米加农炮,合计重炮88门,还配属了独立重炮兵一个大队,150毫米加农炮4门,同时还有山炮44门,野战炮66门,总共集中了202门山炮以上火炮。而当面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兵力,但由于炮兵火力处于绝对劣势,战术又较为呆板,只有被动挨打。日军3月20日发起攻击,7天内就强渡修水,攻击前进上百公里,攻克南昌。
中日炮兵的实战差距更大
比装备水平差异更大的,是炮兵的技战术水平。日本炮兵虽然在列强中处于垫底水平,但是已经具备了间接瞄准图上作业能力,可以通过前方观察哨观察目标,在地图上找到目标的坐标点,通过无线电将目标位置报告炮兵部队,而炮兵部队不需要直接观察目标直接通过在地图上计算作业,直接射击。
而中国炮兵,直到1950年,实际上还是以视野内直瞄射击为主,抗战期间只有少数精锐部队才掌握了日军一样的间接瞄准射击能力。中国军官大部分看不懂地图,更不要说士兵的文盲程度,所以很难组织起具有测距、地形测绘和地图判读能力的炮兵观察哨。
炮兵部队不掌握间接瞄准能力,在作战中是非常致命的。这意味着中国炮兵只能打击预先标定地域,很难对付在另外方向出现的日军部队,而在进攻中也难以组织有效的徐进弹幕配合步兵进攻。
日军炮兵观测气球
日军重炮兵阵地
提到徐进弹幕,其实中国炮兵的弹药供应是更困难的阻碍。即使是国内能生产弹药的山野炮,受制于工业能力问题,弹药供应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整个八年抗战期间,山野炮、反坦克炮等炮弹总共只生产了171.6万发,不够欧洲战场一个中等规模战役的需求。
而日军方面,虽然其火力水平远远不足以跟欧美列强相比,但是对于中国战场水平已经足够。1941年11月,日军在战略重心已经基本转向南洋,对中国关内战场只提供最低限度补给的情况下,关内战场的弹药储备达到了30个师团会战份,其中山野榴炮弹药超过250万发,即使不考虑质量差异、口径差异,也相当于中国军队在整个八年抗战期间消耗的炮弹数量。
抗战初期忻口会战中,晋绥军炮兵集中八个炮兵团,在长达21天时间内,发射了4万发质量低劣的肥田粉炮弹,平均每天发射不过2000发,这已然是抗日战争史上(不计入缅甸方向驻印军炮兵)空前绝后的炮兵火力集结。而这种程度的火力集结,在日军来说只是一个师团攻击前进时的正常水平。
而在1941年著名的上高会战中,中方参战部队包括王牌74军在内的4个军,整个会战期间仅发射区区450发山炮炮弹。这样的火力差距,已不是可以用语言、图表来表达的了。抗战,特别是中后期,中国军队是以血肉之躯来抵挡日军的钢铁大炮,这并不是一种对困难的修辞形容,而是对实际战场状况的描述。
在上高会战中,国军只发射了450发山炮炮弹。
抗战期间中日炮兵装备简介
博福斯山炮
在获得美援的M1式75毫米山地榴弹炮以前,中国军队最好的山炮是来自瑞典的博福斯75毫米山炮。博福斯公司是德国克虏伯公司设在瑞典的子公司,所使用的制炮技术均为德国的技术。此炮1930年开发成功,是当时最新式的山炮。
国军所购型号炮管为口径之20倍,全重785公斤,炮膛内有28条膛线右旋,缠度为七度九分四五秒,发射时装药燃烧之气体压力最大为260MPA。炮弹重量为6.5公斤,初速分别是:一号装药250米/秒、二号装药230米/秒、三号装药450米/秒。最大射程9150米,高低射界-10°--+50°,方向射界-3°--+3°,由于炮膛线系右旋,射击所发"定偏"为右偏。
该炮身具有的可拆卸防盾,厚约4.5毫米,以供炮组成员在射击时的基本保护,博福斯山炮最大的外形特点,就是它的防盾有一个明显弧线。两个轮子间宽95厘米,轮子直径90厘米,炮身可分成八部载件由八匹马驮载或二匹马挽曳。
博福斯山炮射程大,接近于先进野战炮的射程,其炮弹采用优质钢材冷拔生产,内装烈性炸药超过700克,威力远超其他老式山炮的铸钢炮弹。但是优质炮弹只能依赖进口,而抗战期间国内主要生产铸钢炮弹甚至是铸铁炮弹,性能远不如原装进口炮弹。
博斯福75毫米山炮
日本四一式75毫米山炮家族
日本四一式山炮,是日本在整个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的主力火炮,也是中国军队大规模装备的一种火炮,构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双方山炮兵的主体。
该炮是日本第一种自主研发的现代管退式火炮,于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定型。该炮全重540千克,可以采用单马挽曳,同时宽度小,极为适合在中国的乡间土路上行驶,也可以分解成六部分,由六匹马驮载。火炮射程6千米,属于各国山炮中的中平水平,虽然威力不如博福斯山炮,但是其方便灵活的机动性更适合中国战场的使用。
早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四一式山炮便开始进入中国,不过原装进口的数量并不是太多,主要是进行仿制,例如东北的张作霖,直系的吴佩孚,还有晋绥军的阎锡山都曾仿制过这种火炮,其中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产量最大。
1924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仿造成功日本四一式75毫米山炮,命名为晋十三年式75毫米山炮。该炮最大射程6400米。为了大批量生产,该厂实行包工制,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每门炮由6000工日减少到1400工日,产量大大提高。1928年,该厂又对此炮进行改进,最大射程达到7000米。改进后的炮称晋十七年式75毫米山炮,年产量40门。到1929年,这个厂共生产75毫米山炮700门,是抗战期间国内山炮兵的绝对主力。
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功日本四一式75毫米山炮,命名为辽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其性能、结构与汉沪两厂75毫米山炮接近,最大射程6350米,所需材料从日本、奥地利等国进口,到1931年,共生产72门。九一八事变后,撤入关内的东北军携带了一些这种火炮,不过很快就消耗殆尽。
日军四一式75毫米山炮
克虏伯火炮家族
在抗日战争中,一个较为奇特的情况,是参战双方都大量的使用了基于德国克虏伯M1903式75毫米野战炮而衍生的庞大家族系列火炮。除了中国在北洋军阀时期引进大量原厂火炮以外,还包括了日本仿制的三八式野战炮、三八式骑兵炮和三八改野战炮,国内的汉阳兵工厂仿造的克式野战炮,奉天兵工厂基于三八式野战炮仿制的辽十三年式野战炮等。
M1903/三八式野战炮全重950千克,另配有牵引前车,六马挽曳。依靠液压后座-弹簧复进系统,理论最大射速达到20发/分。最大仰角16.5°,最大射程8350米。辽十三式和汉阳造克式野战炮基本参数与之接近,但受限于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水平,性能较差。弹药使用铸钢或铸铁炮弹,铸钢炮弹装炸药约450克,铸铁炮弹装炸药约230克,另可使用榴霰弹以杀伤暴露目标。
在一战中,各国的野战炮皆暴露出弹道过于低伸,难以杀伤堑壕内目标的问题,同时因仰角太小限制了火炮射程,因此战后都对野战炮进行了改进。日本对三八式野战炮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更换了新式炮架,将仰角从16.5°提高到43°,射程增加到11600米,这就是三八改野战炮。改进后,火炮射程极大提高,同时对于工事内目标的杀伤力增长数倍,有效地提高了在攻击作战中的效果。
日本在30年代也生产了性能更好的95式野战炮,采用开脚大架,针对摩托化牵引设计。在低水平的中国战场使用较少。
克虏伯75毫米野炮,中国在清末就有引进。
中国军队的德制榴弹炮
1934年国民政府筹办重炮部队,通过对很多大牌军火公司样炮的比较,最终订单被德国的莱茵金属厂获得,该厂将原来生产的30倍径的150毫米火炮进行了改进,使倍径达到32倍以满足国军对火炮射程15公里的要求。最终该型火炮中国订购了24门,总价达到2088万元法币。该车放列重量6500千克,行军重量7000千克,必须采用摩托化牵引,随炮进口了亨舍尔T33G1 6×4牵引车,加上配套的卡车和摩托车,实现了全团摩托化。随后又订购了24门30倍口径炮,1937年交付完成。
这48门火炮是抗战期间中国战场最先进的重型火炮,一直使用到剩余火炮在解放战争中全部被俘,才从国民政府军中彻底消失。该炮的炮弹威力巨大,但是国内无法为其提供高质量冷拔弹体,只能依赖少量库存弹药作战。
1934年国民政府还购买了leFH18式105毫米榴弹炮,共采购40门。全重约2000千克,最大射程10675米,该炮结构先进操作性良好,但是数量不足和弹药短缺使得该炮在战争中很少发挥作用。
国军装备的leFH18式105毫米榴弹炮
日军主要的野战榴弹炮
1、 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
该炮是为步兵师团野炮兵部队与独立野战重炮兵旅团配备的野战榴弹炮。该炮总重2800千克,身管长度为15倍口径,炮口初速每秒389米,最大射程8800米。
该型火炮在1930年代后期已经较为落后,但是其炮车重量轻,弹丸重量大,面对缺乏远程反炮兵火力的中国军队仍然可以一逞淫威,该型火炮数量较大,是抗战期间日军野战重炮兵的主力。
日制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
2、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
该炮口径150毫米,战斗全重4.1吨,炮弹重31.1公斤,炮弹初速每秒540米,射程12公里。该炮是日军在战争中最优秀的重型野战火炮,重量轻射程远,可以和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式150毫米榴弹炮相媲美。
3、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
该炮口径105毫米,战斗全重1750千克,炮弹初速454米,射程10800米。该炮在太平洋战争中广泛使用,也曾被用来射击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在中国战场出现较少。(文/邓肯 杜松涛)
本文转自腾讯军事《讲武堂》栏目